欧美日韩成人精品,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蜜臂,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亚洲高清视频一区

泰山玻璃纖維
道生天合
華征新材料 奧德機械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市場評述 » 正文

中科院院士葛昌純:空間太陽能成未來發展趨勢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6-25  來源:中國科學報  瀏覽次數:8
  我國致力于地面太陽能電站的建設和推廣。一批批大型太陽能光伏電站相繼建立起來。然而,由于受到晝夜交替、氣候限制、季節變換以及地理緯度等方面的限制,太陽能的利用率低以及儲能問題難于得到徹底解決,地面太陽能至今還只能作為不穩定的、非主導的可再生能源使用。

  “空間太陽能發電是解決能源危機的有效途徑。”近日,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中科院院士葛昌純指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我國和世界的能源危機,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條是利用核聚變能,另一條就是利用空間太陽能。

  上世紀60年代末,美國工程師Peter Glaser提出空間太陽能發電的概念,自此,國際學界對此的研究已經超過40年,而空間太陽能發電站(SSPS)的技術基礎已建立起來。

  在葛昌純看來,建立技術上、經濟上可行的太空發電站系統,可以有效利用空間太陽能,建立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戰略儲備,對于保證我國的能源獨立和安全、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及服務國防建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面臨著更為嚴重的能源問題。我國油氣人均剩余可采儲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6%。

  近些年來,我國致力于地面太陽能電站的建設和推廣。一批批大型太陽能光伏電站相繼建立起來。然而,由于受到晝夜交替、氣候限制、季節變換以及地理緯度等方面的限制,太陽能的利用率低以及儲能問題難于得到徹底解決,地面太陽能至今還只能作為不穩定的、非主導的可再生能源使用。

  “在地面建太陽能電站,由于受大氣層的吸收和散射效應影響,太陽光強到地面后衰減到1.0千瓦/平方米;而如果建立空間太陽能電站,光強為1.353千瓦/平方米,且99%的時間為白天,故而具有很高的發電效率。”葛昌純說,太空發電衛星上同等面積的太陽能電池其發電量可達地面發電量的10~15倍,地球同步衛星軌道1公里寬度的面積每年接收的太陽能總量相當于人類剩余石油的總能量。

  以此推算開來,如果在地球同步軌道上建設太陽能電站,當其實際轉換效率為10%時,電站的總功率為21太瓦。根據2007年的數據顯示,世界上所有的能源需求約為每年15太瓦。

  葛昌純說,從技術上來說,在我國建設空間太陽能發電站有著相當大的現實可能性和必要性。

  20世紀70年代,美國就曾提出過一個20年內投資2500億美元的預算報告,即用于建造可重復使用的兩級運載器和60顆太陽能發電衛星,不過,該項目終因預算過于龐大而沒有獲得通過。

  近期,美國太平洋煤氣電力公司又宣布將與加州太陽能發電公司合作。由此,他們邁出了在外太空開發太陽能的第一步——在地球軌道上設立太陽能電池陣,然后將生成的電能轉化為無線電波束傳回地球,再由地面電力儲備站接收,轉化為電能后供應給千家萬戶。

  “在迫切的能源需求面前,發展空間太陽能發電對中國而言勢在必行。”葛昌純說。

  此外,葛昌純指出,近年來,作為高端裝備制造基礎的材料科學與技術在我國迅猛發展,我國在先進能量轉換材料、納米材料、各種功能梯度材料、超輕超強結構材料、超導材料、各種復合材料和抗輻照材料等領域都取得了顯著成績,而這可以為我國發展空間太陽能電站提供重要的支撐。

  “目前,我國在空間太陽能發電所需一系列關鍵技術研發方面并不落后于美、日等發達國家。”葛昌純說,如果像搞“兩彈一星”那樣,集中力量辦大事,我國完全有可能引領國際空間太陽能發展。
 
 
[ 行業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c)2013-2020 復合材料應用技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4000539號-1

關注復合材料應用技術網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盟| 河津市| 红原县| 绥棱县| 中宁县| 城步| 汽车| 河津市| 玛多县| 五寨县| 襄垣县| 扬中市| 榆林市| 准格尔旗| 灵石县| 观塘区| 翁牛特旗| 隆尧县| 秦安县| 沾化县| 梁山县| 建平县| 郑州市| 抚远县| 道孚县| 乌什县| 乐平市| 康保县| 大埔县| 扬州市| 兴安县| 缙云县| 保亭| 沙洋县| 涪陵区| 锡林郭勒盟| 元阳县| 台东市| 霍邱县| 镇江市| 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