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纖紗是重要的無機非金屬材料,上游為葉臘石與能源,深加工產品廣泛應用于建筑、管罐、交通、電子、新能源等領域。行業呈現穩定的寡頭壟斷局面,具有資金、技術與規模壁壘。中國玻纖為玻纖行業龍頭,收入增速或與行業產值增速相同,但成本具備優勢。 2014年以來恢復性提價6%,上半年約新增紗需求6萬噸:產能擴張步伐大幅放緩,寡頭不再新建生產線,2012年國內產能約295萬噸,2014年產能約300萬噸,行業準入標準設定使得供需格局趨于好轉;另一方面,上半年傳統的需求沒有再惡化,出口與風電貢獻新增需求,2014年風電裝機招標11KGW,同比增長40%,風電與出口上半年約新增需求6萬噸。
未來需求有支撐,價格小幅上漲。我們認為下半年到明年玻纖紗的需求仍有交通與風電的支撐:棄風限電使得東南沿海海上風電、并購補貼仍會持續,下半年新增風電用紗約2萬噸,2020年200GKW 總裝機容量或提前實現,2015-2016年均消費紗13-16萬噸,與2014年規模相當;2014年交通用紗新增需求約8萬噸。國內建筑需求或成拖累,海外經濟復蘇分化,保守判斷全年出口與去年持平, 2015年出口成新增需求,綜合判斷年新增需求約5萬噸,未來價格仍有小幅上揚,2015年約上揚6-7%,2016年約上揚3%。
玻纖紗業佼佼者:混合所有制下的全球化公司--公司國內外收入約各占一半,埃及工廠(8萬噸)克服政局、文化等困難建成并達產可以窺見其全球化運營與管理能力明后年出口向好利于中國玻纖;穩定可持續的成本優勢--單線規模具備優勢、自有葉臘石資源,約可使用十年、自主研發的純氧燃燒技術節約天然氣消耗50%、2007年至2013年,公司產能翻番,生產人員乃至總人員均減少,人員結構偏向研發與機械化操作;產能輸出緩解反傾銷壓力--埃及工廠輻射歐洲,對于鞏固與發展海外客戶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埃及政治文化、工作效率等方面為埃及建廠帶來考驗,也為其它企業進入帶來難度,這一狀況使得競爭格局短期內不會發生較大變化。
盈利預測與估值:中國玻纖與行業產值增速相同,近年費用率情況較穩定。我們預計2014-2016年EPS 分別為0.53、0.65、0.77元,對應PE 分別為17、14、12,維持“增持”評級。風險提示:國內外經濟弱勢;風電補貼政策低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