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1、長玻纖復合材料進入宇通、吉利、CATL等企業供應體系
依托在液壓成型技術上的核心優勢,并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品牌,2012年公司成功研發了直接在線長纖維熱塑性復合制品(LFT-D)生產線。目前公司開發的長玻纖復合材料已經進入宇通等主流車企的供應體系。LFT-D生產線所生產的空調罩、后尾等長玻纖制品已經被宇通采購。SMC生產線生產的電池盒上蓋通過CATL進入了吉利的供應體系。
2、碳纖維生產線明年4月量產
募資6億元所建設的碳纖維生產線項目的第一條生產線目前正在設備調試中,預計將于2017年4月投產。公司已與多家新能源汽車廠商開展合作探討,并與福建省汽車集團合資成立云度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用以探索碳纖維復合材料制品在整車上的應用。
3、建筑輕量化制品持續放量
2016年三季度海源機械營業收入1.02億元,歸母凈利潤0.19億元,同比實現扭虧,主要得益于建筑輕量化產品-復合材料建筑模板的快速放量。相對于傳統的木模及鋼模,復合材料建筑模板具有重量小,標準化程度高,省工節材等優點。現已應用于房地產、地鐵、高鐵、城市管廊等施工領域。2017年有望復合材料建筑模板繼續實現快速增長。
4、業績預測及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海源機械的長玻纖汽車輕量化產品已經通過多家國內主流主機廠認證,爆發在即;明年投產的碳纖維汽車輕量化產品也有望落地;加上建筑模板復合材料在地鐵、綜合管廊等大型工程建筑的持續放量,2017年將是海源機械的業績拐點年。預計2017年海源機械營業收入6.01億元,凈利潤0.88億元,對應2017年PE 72倍。首次覆蓋,給予審慎推薦評級。
5、風險提示
汽車輕量化制品推廣不及預期。